车生活 > 观点

一个月前 | 饶玲 | 
[导读]昨日,第11届中国(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拉开了帷幕。对爱车人来说,这是一场盛宴,而对自主品牌而言,车展俨然是种负担。

  2013广州车展已经拉开了帷幕,各大网站和微博上有关广州车展的信息也铺天盖地的传来。

  有人在微博上说:“某种程度上,车展已经成为了一种负担,特别是对于自主品牌而言。不参加,人家会认为是品牌缺失,参加,有时候真不知道这么多的车展,究竟给企业带来了多少的品牌宣传。”不得不说,这句话道出了许多车企参加车展时心中的“五味杂陈”。


  数量多、场面乱、效果差,目前几乎已经成为中国车展的“普遍性现实”。而这三者之间既互相孕育,又彼此共生。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全国各地的“会展经济”纷纷瞄向了汽车业,作为一个会场利用率最高的产业之一,汽车业广受各地政府的青睐。不管什么性质的车展先办了再说——这仿佛可以解释何以一年中全国林林总总的车展加起来,有几百次之多。而车展的数量上去,质量下来也成了某种程度的“金科玉律”。


  车展“何其多”

  据统计,2012年全国举办的大大小小的车展已经超过了300场—这是已经成规模的车展,一些县级市的车展和展销会都没有计算在内,如此庞大的数字,让企业顿感疲惫。

  有一些企业忍不住吐槽:“车展是每年企业的对外推广业务的大头,参加一次车展,花费几十万到上千万不等。这个数有时还只是场租费,运营费什么的加上去,平均一次车展就要花费几百万。如果是北京、上海这样的A类车展也就罢了,毕竟已经打出了品牌,有了一定的口碑,但是一些地方性的车展,不仅目的不明确,而且有把车企当摇钱树的嫌疑。”


  而且在数量众多的情况下,目前车展的质量也不敢恭维,去年北京车展的“车模风波”还未告一段落,今年南京车展的“钻石跑车”再度引起争议。而刚刚落幕的武汉车展上,“砸豪车赢金条”的活动一砖头下去,不仅拍出了一个头条,而且拍出了诸多口水。“车展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又成了社会焦点话题。

  总是被“异化”

  如果将目光移出汽车业,可能会发现车展总是“面目全非”的深层原因:车展本身是展览的一种,但是展览的舞台之上,汽车可以是主角,也可以是配角。但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不变的是展会本身。


  所以车展变“肉展”就很好理解。车展需要的是有人气,有观众,至于展出了什么主办方并不太关心,这某种程度上成了一种死循环:车企参展希望有人看—于是开始用各种方法吸引观众—观众围观之后下次形成思维定式—于是车企就变着方法找噱头。这是一种“买椟还珠”式的推广,久而久之汽车在一个展会中的地位越来越失语,直至塌缩成一个背景。

  米歇尔·麦克卢汉曾经说过:“媒介即讯息”,在车展数量逐步攀升的情况下,车展之间也在彼此竞争。当一个展会由于数量的压制,无法成为舆论的“天然焦点”之时,“边角成为中心,噱头压倒主体”就成为了主办方、参展车企、观众、以及环绕在车展外围诸多媒体的一个共谋。甚至于说,这样的结局,在媒介大爆炸的语境下是必然存在的,无论你参不参展,车展都在那里。


  噪声之下车企心声有谁听?

  在以往的车展上,很显而意见的事实是:那些与合资、进口车企相比显得颇为“穷酸相”的自主品牌,其实也为车展做了很多工作。但是相比进口车展馆的人头攒动,自主品牌展馆显得有点门可罗雀。

  这仿佛是已经被定义好的,一个车展中只要有进口车企参加,必然会瞬间形成关注的焦点—甭管这些车企究竟带来了什么。而诸多媒介形成了舆论的心照不宣—追求新奇成了源动力和自然法则,越是综合性车展,“秀”的意味就更浓。


  车展是一场表演,而媒体却是最为挑剔的观众。早在几年前就有业内人士尖锐地指出规模越大、层级越高的车展,对于自主品牌其实越不公平:“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自主品牌都是出于一个拷贝的地位,模仿和跟随的心理更加强烈。经过媒体渲染的车展,放大了自主品牌和合资、进口车企之间的差距,并且媒体报道越多,就越显得自主品牌一无是处。”

  于是有人建议,如果站在扶持整个产业发展,尤其是扶持自主品牌的角度上,中国的车展应该更加细化和类别化,给不同品类的企业一个回顾自身的机会。特别是一些技术指向性强的车展,实在没有必要设立普通观众日,这本来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相互学习的机会,如今却变成了一种敛财手段,实在让人叹息。


分享到:
已有 条评论

IP date file not exists or access denied网友 游客一个月前

昨天开始的吧,好想要到30号,不过太远看不了啊

评论
您可以登录车生活后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张

热门文章

城市·热点

最新评论

版权信息

伟讯科技 车生活网 版权所有 豫B2-20100015-4 powered by 车生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