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生活 > 汽车资讯

一个月前 | admin | 
[导读]中国汽车厂商在海外的发展体现了一个世界对中国高级工业品的认可度。我们的工业化来之不易,汽车产业是我们要征服的下一个产业高地。

在今年的日内瓦车展中有一款中国的新能源超跑概念车吸引了不少世界级媒体的眼光,很多人可能已经非常熟悉她了,这就是来自Techrules的TREV。那天我记得我刚开始上班,去咖啡厅泡咖啡的时候,我的一个当地同事叫住了我,他翻开当天的New Zealand Herald Driven杂志给我看,新西兰当地汽车媒体竟然也用了一版的篇幅报道了这台概念车。

要说西方人对中国事物的报道一般都是负面消极的较多,正面积极的很少。这也很难说孰是孰非,因为中国对于整个西方世界来说是一个对立的意识形态,应该是一个政治和经济制度上的竞争对手,任何对中国有利的消息,很可能就是对西方阵营的一种打击,这也包括了我们的汽车产业。

前不久印度发布了他们的新能源车整体规划,Driven杂志就进行了报道,并且非常鼓励地预测印度将在未来引领世界新能源车的发展。但我在这里很少看见有对比亚迪或者其它中国新能源车发展的新闻,以至于我们公司的领导在一次聊天中认为中国应该有生产电动车的优势,因为中国的劳动力便宜,他尽然不知道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的产销国了。再说中国的工业优势不仅仅只有劳动力价格,而是整个工业产业链的相对完整和社会环境的相对稳定。

既然说到了工业发展,那就再多聊一点。在西方人群中,大家普遍认为中国就是廉价产品的代名词,虽然可能这样的判断有一点负面,但其实这个是我们应该觉得骄傲的一点,因为我们为全世界包括西方提供了廉价的商品,让更多的人能享用得起,为此我们自己也付出了资源和环境的代价。

可是同时,西方还希望我们把从工业产品中得来的利润能再投资回他们的金融服务业中,以保证他们在全球金融产业(虚拟经济)中的领导地位。就拿美国为例,他们不担心中国工业的生产能力会威胁到他们的未来,但他们非常肯定的是中国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是对他们最大的挑战,因为美国一手抓着全球金融主导权(美元霸权),一手抓着全球科研创新的制高点(知识产权),用金融为科研服务来保持自己永远处于产业链的最高级(引领级)。当中国开始用自己的资本去购买海外的资源和资产,并且在全球规划产业升级时,这种中美之间产品和资本的“默契循环”就被打破了,因为中国也进入了金融服务于科技创新的阶段,这就与美国产生了直接的竞争关系。后来发生的东海和南海以及现在的朝鲜危机就不难解释为美国最后的军事手段了。

说回我们的汽车产业在发达国家的竞争,目前澳大利亚可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其中成规模的有哈弗,福田和上汽大通,这里说的规模是指车型的完整性。先来看看最年轻的哈弗,它们有H2,H8和H9。

目前这三款车都是刚刚上市不久,我们期待着有一个好的认可度。接下来的福田就是针对工具车市场的,有Tunland和CS2(图片来自新西兰)。

大家可能还知道奇瑞和长城也都有在售,但规模一直在缩小,而且没有换代的车型,还是那几辆老江湖。

在这里我想多提一下长城的X200(国内的H5),它只有一款配置,也就是国内的顶配。从上面那张图大家可以看出有一位用户给出了9分的高分,这位叫John的用户和他的家人非常肯定这辆长城SUV,但是他的肯定也引起了另一位同胞的不满。

这位叫Jim的人士认为中国货就是垃圾,并且还叫其他人不要理会John的评价。这种在网上针对中国品牌的“撕逼”现象很多,几乎所有关于中国品牌的讨论都有两派。很多民众还质疑澳洲政府为什么会允许“中国垃圾”进入澳洲来销售,他们的观点很多都是一种“传统观念”的传承。其实我们的汽车产业在世界很多地方都面临着这样尴尬的历史传统认知,其中也包括我们中国自己。

自从49年建国后,因为朝鲜战争的爆发,我们突然接受了前苏联的重工业援助,从坦克到飞机都可以自行生产了,这样一下子就让我们进入了工业化。可是大家都知道工业化是需要有原始积累的,我们中国的积累只有从农业,不会像西方一样靠对外的殖民掠夺,但是从第一次鸦片战争一直到甲午战争把中国千年的积累都赔完了,日本在甲午获赔之后完成了原始积累,相反中国就失去了最后一次赶上工业化的机会。

那前苏联给我们的工业援助是无偿的吗?那当然是有偿的,其中有太多的历史我就不在这儿赘述了,但有一点是要说的,那就是毛泽东主席为了维护中国的主权完整(包括领土主权和军事主权)和前苏联交恶了。从1956年到1966年中国用10年的时间还完了欠前苏联的债务(用高级农产品和稀有矿产品还),但由于财政的严重问题和当时的国际环境,中央内部出现了路线分歧,后来的动乱大家也就都很清楚了。一直到1997年,我们从提取农业剩余中终于完成了工业资本的积累(谢谢广大农民为工业化做出的牺牲),开始了我们的产业扩张。

汽车工业是一个系统工业,而且是一个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和劳动相对密集的产业,当资本能达到要求的时候技术就是时间问题了。日本的车企做到了,韩国的车企做到了,现在我们也有条件了,虽然有国内外的“敌对”因素在阻碍我们的发展,但我们是有能力和信心的,因为我们是已经屹立在世界超过2000年中华名族。

分享到:
已有 条评论

IP date file not exists or access denied网友 游客一个月前

中国品牌加油!

评论
您可以登录车生活后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张

热门文章

城市·热点

最新评论

版权信息

伟讯科技 车生活网 版权所有 豫B2-20100015-4 powered by 车生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