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生活 > 城视

一个月前 | 饶玲 | 
[导读]作为中国铁路客运的“心脏”,郑州火车站这个连结陇海和京广两大铁路的交通枢纽,在铁路运行版图上,写下了太多的辉煌。而回忆往昔,一切语言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或许能够真正留住郑州火车站记忆的,还是那些发生在 ...

 

  郑州是座“火车拉来的城市”。火车,在郑州人心中,也同样承载了太多的记忆。而作为中国铁路客运的“心脏”,郑州火车站这个连结陇海和京广两大铁路的交通枢纽,在铁路运行版图上,写下了太多的辉煌。
  
  如果在百年之后回望郑州火车站的发展和历程,或许每个人都感慨万千。而郑州,作为一个城市来说,更应该对郑州火车站待若上宾。
 
  只因为:有了火车站,才有了作为城市的郑州的存在。有了火车站,才缩短了郑州与外界的距离。有了火车站,我们手中的名片才如此有分量。有了火车站,郑州市的城市框架才得以快速的扩张。
 

 
  回忆往昔,一切语言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或许能够真正留住郑州火车站记忆的,还是那些发生在这百年岁月中的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张之洞上折修铁路
 
  在近代史上,清朝的张之洞被很多人所熟知。无论后人如何评价他,但郑州的老户和移民都不得不感谢他。如果不是他的一个奏折,如今的郑州还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
 
  1889年12月,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给清廷上了一道折子,要修建从芦沟桥至汉口的铁路。获准后,芦汉铁路(即后来的京汉铁路、平汉铁路)于1897年4月动工建设。
 

 
  1904年3月,郑县站即郑州站建成,位于当时郑县的城西。1906年2月,陇海铁路郑州段也修建完成,郑州站就这样一屁股坐在了全国铁路十字中心的位置上,如此重要的交通枢纽地位,在旧中国绝无仅有,就是现在也是为数不多中的之一。
 
  郑州是火车拉来的城市
 
  现在,全国各地都在招商,其实,上世纪初还是一个小县城的郑州,恐怕是河南城市发展史上最早一个由投资拉动而起的城市。
 
  当火车轰鸣着开进郑县时,已习惯了坐看黄包车的郑县人一下子热闹起来。史料记载:郑县火车站通车时,市民“纷涌而至,争睹燃汽之火车,皆惊叹,谓之庞然大物也”。
 
  郑县火车站建成后,以车站为中心辐射周边,相继兴建了大同路、德化街、苑陵街等街道。火车站成了当时郑县最繁华的地方。由此,郑县初显近代城市雏形,郑州是火车拉来的城市之说也是由此而来。
 

 

  有人这样说,没有火车,郑州不会有如此多的移民,因为有80%的人是坐着火车来到郑州的。百年前还不足两三万人的小县城,而今成了充满活力的600多万人的大都市。
 
  在郑州市的地图上,可以直观地看到,两条铁路大动脉把郑州分成四部分,绿城紧紧地围着郑州火车站这个轴心向外扩张、延伸。郑州今天的城市格局早在一百年前就因两大铁路的交会而埋下了伏笔。
 
  双雄并立时期的郑州火车站
 
  郑州火车站在历史上,曾有两个火车站双雄并立,相互之间曾靠赤裸裸的金钱来维持着关联。
 
  芦汉铁路、陇海铁路建成通车后,各自建立了自己的郑州站,两站各自为政。但陇海铁路郑县车站后建,需要借用芦汉铁路郑县车站的站场和股道向东行驶。芦汉车站便借此“歧视”陇海列车,有时陇海特别列车要在站外停车等线,让芦汉的普通列车先过。
 

 
  1931年10月,两家车站签订“过路协议”:过路方要向对方交纳过轨费和每吨货物0.25元的调车费,这种体制一直持续到抗战时期。
 
  毛泽东指示建大车站
 
  尽管位置重要,但解放前郑州火车站的硬件设施极其落后,站台上也没有照明,一到晚上,昏暗的站台上见不到几个人。
 
  1952年10月31日,毛泽东同志视察郑州,亲自登上车站天桥俯望郑州火车站站貌,并听取当时铁道部长滕代远汇报工作。滕代远指着火车站的两个席棚说,两个席棚一个是售票的,一个是等车的。主席看了之后,长叹一声:“我们欠债很多啊。”随后,毛泽东指示:应该把郑州车站建成远东最大、最完善的车站。
 

 
  此后,郑州站的扩张一发不可收拾,数十年间,无论国家遇到经济困难,还是压缩基建规模,郑州火车站均未受影响,改建工程持续不断。
 
  苏联人设计火车站
 
  1953年,苏联专家祖布可夫来到郑州。他发现,郑州站南北方向通过的车多,东西向的列车在郑州站拐弯的多。在他的指导下,铁道部设计局搞出了一个设计:将郑州站规划为“双向三级六场机械化驼峰的客运站”,并拿出了总布置图。
 

  后来,祖布可夫走了,苏联人米哈也略来了。他认为自己的老乡做得对,但在建设上,老米认为,郑州站不能一口吃个胖子,要分期建设。

 

 

  苏联专家定调后,郑州火车站按此分步建设。1955年3月,郑州站50岁生日,铁道部最终将郑州站定位为客运站。1956年5月13日,新站建成使用,这次改建花费不小,平均每公里造价20.81万元。

 
  一张车票可买4个烧饼
 
  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由于粮食缺乏,吃饭、买东西都要靠票。郑州站是中转大站,每天都有大量的乘客在这里中转,那时的郑州火车站,不像现在随时可改签换车,在那个时期,中转一次需要等很长时间。这样,中转的乘客,吃饭就是个大问题。
 
  郑州站立即向郑州市人民政府打报告:弄粮食。当时,哪里都缺粮食,但郑州市人民政府还是以大局为重,立即给郑州站供应粮食。粮食拨到位后,郑州站立即发布消息:一般的旅客凭火车票可买4个烧饼。
 

 
  尽管如此,还是有乘客饿晕,遇到这些旅客,车站工作人员便拿来烧饼,有旅客病了,还要把旅客送到医院,至于费用,旅客不用操心,因为郑州站和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签的有合同,都是免费治疗。
 
  量身定做的顺口溜
 
  顺口溜是中国人特有的发明,郑州站百年历史长河中,随着年代的不同,也有着各种富有时代特色的顺口溜。
 
  郑州站老职工回忆说,刚解放时,郑州站的工作条件艰苦,扳道房内没有电话,来往联络靠口头喊、喇叭传。枕木是小树锯成的。在这种条件下工作的老铁路就编了个顺口溜:“地面不平,没有照明,道钉浮起,螺丝松动,钢轨跳舞,枕木吱扭,不出事故,靠天照应”。
 
  当时郑州站还没有候车室,只有露天的候车区,还有一个长200米的雨棚,这个雨棚只有棚顶而没有四围,有乘客就说了。“外头大雨,里头小下;外头小雨,里头大下;外头不下,里头嘀嗒。”
 

 

  上世纪80年代,郑州火车站不堪重负,每年春运时,许多人在郑州站一等就是好几天,排队买票的人能一直排到黄和平大厦,最远的排到大同路、一马路、东方红影院等地方,有乘客就编了这样的顺口溜:“郑州站,真能干,领着旅客瞎球转。”

 

  还有的乘客编得更绝,“郑州站,人真多,最难莫过坐火车。民工流,包袱队,广场好像赶庙会。排长队,转大圈,绕来绕去回起点,千辛万苦到车前,严重超员干瞪眼。”
 
  铁道部长的批评
 
  上个世纪80年代的郑州站,趟趟火车超员,一列客车一到,立即就有乘客前挤后拥往车里挤,跳窗户上车者比比皆是。这当然是不允许的,但当时根本控制不住。有的乘客在跳窗户时,实在需要外力帮一下,只好求助于附近的客运员。
 

 
  有的说,推兄弟一把吧,有的说,往我身上跺一脚。个别客运员还真的踹一脚,被踹上车的乘客上车后头也不回地说:“谢谢大哥。”而由于频繁超员,还出现过火车弹簧被压死而列车无法开动的事情。
 
  2002年时,《东方时空》放了一个纪实片,其中一个镜头反映的是郑州站客运员帮助一位乘客跳窗上车,当时的铁道部部长傅志寰看到后立即批示:客运员怎能这样做?
 
  没有分店的“洗车房”
 
  在郑州市区南郊南五里堡,有个不为外人所知的火车“洗车房”,这是专门给郑州客运段担当的客车外身“洗澡”的。正式的名字是客车洗刷所。据了解,这个洗车房也是郑州铁路局的宝贝,全部是机械化控制,在全路是第一个建立起来的。
 
  洗车时,火车并不需要停下来,但车速很慢。平时用凉水,可冬天一上冻,就得先用热水,然后再用冷水洗。先往车身上喷加有清洗剂的洗车水,然后再翻动刷柱,一开开关,雾蒙蒙的。就像是人造瀑布,挺壮观。
 

 
  局长辟谣
 
  在全国铁路第五次大提速中,有5对客车以时速80公里的速度通过郑州站,从而结束了百年来凡是通过郑州站的客车必停的历史。面对这样的事情,不少郑州人和郑州站的职工备感失落:“郑州站衰落了!”区区5对客车,对于日均接发客车200多列的郑州站来说,不值一提,但郑州站的职工要的是面子。
 
  针对此事,局长出面的解释是,开行直通车,是铁道部的一项大举措,目的是为乘客提供更快捷的客车,第五次大提速后,这样的客车不但在郑州站不停,在石家庄车站、在上海站、在济南站都不停,不能用这个标准来证明郑州站的地位高低,郑州站在全国铁路的地位是重要的。
 
  外地人见证下“巨变”
 
  十年来一直在郑州经商的上海人高先生,亲眼见证了郑州火车站的“巨变”。他说,当年的郑州火车站几乎是郑州的一张“负面名片”,足以让无数外来人“望而却步”,人们编曲子说,“乱不乱,看看郑州火车站”。

 


  
  但现在不一样了。单从服务方面,郑州火车站设有的“迎宾第一岗”和候车大厅中央通道及站长值班室,可以24小时热情接待旅客的来访,解决旅客遇到的各种困难。有一次他腿部受伤,回上海老家静养,坐着轮椅,担心到火车站后如何能顺利上车?当到火车站后,一进门就有人给发“温馨服务接力卡”,从购票、进站、上车,一条龙服务。
  
  据了解,高先生所说的“温馨服务接力卡”,是郑州火车站首推的一项便民服务措施。郑州火车站日均旅客发送量达到十多万人次,每天都会有不少残疾人、行动不便的老人、孕妇等需要特殊照顾的旅客出入郑州火车站。
 
  车轮的轰鸣,伴随着完成了华丽蜕变,如今风姿无限的郑州火车站度过了百年的风雨。不得不承认的是,不管是对郑州这个城市本身,还是对所有与郑州有着不解情缘的人们来说,郑州火车站所承载的,也许不只记忆,还有关于梦想和蜕变。

 
分享到:
已有 条评论
评论
您可以登录车生活后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张

热门文章

城市·热点

最新评论

版权信息

伟讯科技 车生活网 版权所有 豫B2-20100015-4 powered by 车生活网